2016年7月2日至2016年7月3日,第一届脑际认知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俊秀楼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是由我院和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发起并主办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聚焦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超扫描技术在脑际认知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近红外技术在心理学和医学中的应用。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医院共计100多名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本届研讨会。
第一届脑际认知研讨会与会专家
【学术报告】研讨会共邀请十位相关领域专家对脑际认知领域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报告和总结。在脑际认知的研究方法上,朱朝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红外脑成像研究中心主任)对基于ICA的Hyperlinks的分析方法进行梳理与总结,Guillaume Dumas研究员(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则是探讨了人际与人机互动。此外,来自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不同领域的六名学者,利用超扫描技术,探索了合作、运动、社会规则、言语、广告质量等心理学问题。譬如,我院胡谊教授汇报了有关决策过程中合作指数调节大脑间同步性的研究成果;Edson Filho博士(英国兰开夏大学)则是基于EEG超扫描技术,报告了运动过程中的互动脑;卢春明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有关鸡尾酒效应的INS研究;我院李先春博士报告了有关社会规则形成过程中大脑间同步性研究进展,我院蔡清博士汇报了语言交流时大脑间耦合的EEG超扫描研究进展,刘涛博士(浙江大学)介绍了如何通过大脑间耦合来鉴定广告质量的研究,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在fNIRS的应用上,白学军教授的博士生张琪涵(天津师范大学)、侯艳红博士(解放军第309医院)分别汇报了运用fNIRS的手段来研究运动想象、脑疲劳认知功能的变化。
朱朝喆、卢春明博士正在报告
Guillaume Dumas、Edson Filho博士正在报告
胡谊、蔡清博士正在报告
李先春、刘涛博士正在报告
张琪涵博士生、侯艳红博士正在报告
【学术交流】每位报告人报告后,在场参会者纷纷对报告内容进行提问,报告人就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全场弥漫着十分浓厚的学术氛围。会后,专家们还就脑际认知领域的研究问题、技术发展、研究前景进行了热烈讨论。
现场提问与学术讨论
【学生论坛】为了增强研究生们对脑际认知研究的体验与了解,本届研讨会特意设置了学生论坛版块,我院研究生潘亚峰、张听雨及本科生黄诗佳分别汇报了有关合作、合唱下INS的研究进展,引发了与会专家、研究生们的踊跃讨论。
学生学术论坛上学生代表正在汇报研究进展
【工作坊】为了满足大家对脑际认知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在3号上午学术报告结束后,组委会设置了工作坊环节,建发(上海)有限公司展示了便携式fNIRS设备的操作与应用,上海心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介绍了无线EEG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前景,从而使参会者对相关设备和研究方法有了亲身体验和更进一步的了解。
工作坊活动
近年来,脑际认知一直是国际最热门的科学研究领域之一,举办该领域高规格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对于推动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的进一步的学术合作研究,及推动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升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届研讨会受到北京华泰长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飞宇星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发(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心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